最近,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急诊室来了一个16岁杭州初中生,上腹部疼痛了半天,恶心、呕吐伴有深色大便。
更让人感到疑惑的是,从CT片可以看到一堆白色的小点点,提示胃内大量颗粒状致密影。
医生要求男生将这两天吃进去的食物都回顾一遍,却没有任何有价值的信息。
直到男孩家人赶到,他才说出真相:早上与家人闹情绪,一气之下吞下一把药,包括散利痛、活性炭、痛血康、补脾益肠丸等,具体多少颗,他记不太清楚了。
孩子跟父母闹情绪,父母如何回应,将决定孩子用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。有的时候,别怪孩子不跟我们说,需要反思一下我们怎么回应的。
有一句话说,孩子有情绪时,父母的反应直接决定了孩子未来的情商。
美国心理学家、人际关系大师约翰·戈特曼在《培养高情商的孩子,让孩子受益一生的情绪管理法》一书中指出,孩子的情绪管理和训练包括如下几个五个步骤:
第一步:觉察到孩子的情绪这种觉察情绪的能力是进行情绪管理训练的基础,它包括两个部分:首先是感知自己的情绪,其次才是感知孩子的情绪。
(1)感知自己的情绪
首先,父母需要先认识自己的情绪,通过感知自己的消极情绪,接纳自己的情绪,我们才能更好地看到孩子的情绪。因为一个准自己发怒的母亲,才有可能准许孩子有同样的情绪;一个认可自己悲伤情绪的父亲,才更可能坐下来聆听孩子的悲伤。
很多父母经常向我们忏悔,说自己很后悔骂了打了孩子,说实话,父母也是血肉之躯,难免有情绪失控的时候,会犯错,会向孩子发脾气。
不过,在你发脾气后,千万不要错过回头修复关系的时机,请你一定要选一个合适的机会,告诉孩子:事情发生的时候,你是怎样的感受,而此时你又是什么感受。这样做的意义不仅在于重建情感连接,还在于为孩子树立了一个如何处理后悔和伤心等情绪的榜样。
(2)感知孩子的情绪
和大人一样,孩子的情绪背后也是有原因的,只是他们限于语言能力的发展,通常不能准确地表达。他们经常通过一些破坏性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情绪。所以当孩子因为某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而发脾气时,或许就是他在提醒我们,他碰到了一些问题。
对孩子的情绪保持警觉的父母,往往能够通过孩子在角色扮演游戏中表现出的恐惧,看见孩子真实的情绪,继而跟进这些情绪,给孩子以安慰。孩子的紧张情绪还可能通过其他方式表现出来,比如暴饮暴食、厌食、做噩梦、荨麻疹、头疼、胃痛等方式表现出来。
第二步:把握机会现在,请大家回想一下,当孩子发脾气时,碰到困难时,成绩下降时,和好朋友闹翻时……你们是怎么做的?你们是因为孩子而焦躁?还是理解孩子,和孩子共情?
其实,一个孩子在伤心、生气或害怕时,是他最需要父母的时候。认同孩子的情绪的时候,我们其实也在教孩子如何安慰自己,这个安慰自己的能力将让他受益一生。
其次,我们应该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、标注自己的情绪,只有当孩子感到被人理解时,消极情绪才会逐渐消融。
最主要的是,我们做父母的,需要有一双闪亮的眼睛,当孩子出现细微的情绪时,我们就应该积极应对,而不是等到他进一步升级。
比如,12岁的孩子因为最好的朋友得到了他在球队渴望的位置而妒火中烧,你最好帮助他把这种“嫉妒”的情绪说出来,而不要等下周两个孩子见面时让这种情绪升温、沸腾。当然,要做到这一点,需要父母和孩子有顺畅的亲子沟通关系和固定沟通的习惯。
第三步:倾听与认可真正感同身受的倾听,需要我们认真地听,在听的时候懂得用眼睛去观察孩子的行为,捕捉他们情绪发出的信号;懂得通过自己的想象力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体会他们所处的情形;懂得用安慰性的话语、不带任何批评地去回应自己所听到的一切;懂得帮助孩子标注自己的情绪;最重要的是,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孩子体会到的一切。
问题是,我们似乎很难做到每次都感同身受地倾听。我们总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,而忽略孩子的一些感受。
其实,高质量的倾听是需要技巧的:
? 关注孩子的身体语言、面部表情和姿势;
? 与孩子眼睛平齐,深呼吸,放松,专注,让孩子觉得,你把他的想法当回事,并愿意在这上面花时间。
? 避免提出一些你已经知道答案的问句,比如“是谁把灯打碎了”,这样的问句看起来是个圈套,孩子为了自我保护,很容易撒谎来推卸责任。
? 简单地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,往往比提出试探性的问题更有益于对话的展开。句式是“爸爸/妈妈小时候……也……”拉近与孩子的心理距离,让孩子知道你理解他的情绪。
倾听和认可让父母很快和孩子建立上情感连接,让孩子明白你理解他,而你的建议,他就更容易听得进。
第四步:帮助孩子表达情绪在孩子感受到情绪时,父母帮他们为情绪贴上标签,或者说,帮孩子给他们的去情绪起个名字,如嫉妒、紧张、担心、伤心、生气、害怕。
这些词语帮助孩子把含混不清,令人害怕、不适的感觉变成了有界限、可以被定义的事物,并逐渐认识到,它们的存在是生活中正常的一部分。
为情绪贴标签这个环节离不开“共情”。当看到孩子眼里充满泪水是,我们可以问道:“你感到很伤心,对吗?”如此一来,孩子不仅理解了自己的情绪,并且知道该用什么词语表达自己这种强烈的情绪了。而且,孩子越能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,就越能促进情商的发展,所以,能帮孩子一语中的地贴上情绪标签就非常重要。
当他生气时,他可能同时会感到沮丧、愤怒、困惑、嫉妒,或者被人背叛。当他伤心时,他可能还会有受伤、嫉妒、空虚、郁闷,或者被忽略的感觉。也就是说,情绪有时候会以复合形式出现,而这对孩子来说,解读起来更困难。
第五步:划定界限,解决问题可以说,在情绪管理训练法中,前四步都是铺垫和基础,而这一步是一个升华。如果没有完成前面的四步,直接解决问题,那么往往事倍功半;而如果只做完前面的四步,而放弃了这一步,那么可能孩子的情绪当时也得到了缓和,但是很多问题最终并不能得到解决。具体约翰·戈特曼将这个环节分为5个步骤:
? 划定界限,告诉孩子情绪虽然没有错,但行为不正当;
? 确认目标,引导孩子进一步认识自己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,他想要通过刚才的行为获得什么结果;
? 引导孩子思考可行的解决方案,这个步骤推荐用头脑风暴的方法;
? 评估解决方案是否可行,你可以问孩子“这个方法合适吗?”“别人会有什么用的感受呢?”
? 协助孩子选择一个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。
总之,情绪管理训练法5步骤,简单分明,又十分奏效。用用看,你一定会有收获:
第一步:觉察到孩子的情绪;
第二步:把情绪化的瞬间当做增进亲密感、对孩子进行指导的好机会;
第三步:对孩子的情绪感同身受,倾听孩子的心声,认可孩子的情绪;
第四步:帮助孩子表达情绪,用言语为情绪贴上标签;
第五步:划定界限,指导孩子解决问题。